工作动态

首页» 工作动态

简讯:医学部组织开展气瓶及气体安全讲座

为切实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,防范气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,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与实验室稳定运行,2025年11月18日,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在行政楼411会议室开展了气瓶及气体安全讲座,医学部各学院及直属单位实验室安全负责人、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老师及同学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,讲座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俞赤卉老师主持。

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市华元气体化工有限公司的庞天森工程师,对气瓶及气体安全相关内容进行讲座。培训中,他围绕气体危险性质、分类与潜在风险、产品包装、压力容器检验、焊接绝热气瓶(杜瓦桶)使用及钢瓶移动与存放等核心内容展开详细讲解。针对氧、氢、乙炔、氮等气体,详细剖析了燃烧爆炸、缺氧窒息、低温冻伤、毒性腐蚀等潜在风险,结合典型事故案例,重点解读了爆炸极限、氧浓度安全范围等关键参数,让参训人员深刻认识到气体安全使用的重要性。

庞天森工程师还结合《气瓶安全技术规程》等国家法规标准,明确了气瓶接收检查、搬运存放、泄漏检测等操作要点。他强调气瓶需按性质分类存放,易燃与助燃气体间距不小于5 米,使用时必须直立固定,现场示范减压表的安装及注意事项,杜瓦桶定期开展桶体(每三年一检)、安全阀(每年一检)、压力表(每6个月一检)等附件检验,严禁使用淘汰瓶帽及不合格设备。培训过程中,参训师生结合实验室日常操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提问,庞天森工程师逐一耐心解答,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强化了安全认知。

郭敏杰副处长对庞天森工程师的精彩报告表示了感谢,希望师生们熟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的管理制度,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业务水平,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气瓶的规范化管理。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内容详实、针对性强,从法规要求到实操细节,从风险识别到应急处置,全方位覆盖了气体使用安全要点,有效弥补了日常操作中的知识盲区,提升了安全操作技能与风险防范意识。

实验室安全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生命线。此次专项培训是医学部落实实验室安全常态化教育的重要举措,下一步,医学部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,常态化开展安全专项检查与培训活动,推动安全理念入脑入心,切实将安全规范转化为实验人员的自觉行动,为医学部教学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。

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

2025年11月19日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