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公告

首页» 信息公告

关于做好2025年秋季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的通知 北医设实(2025)处字16号

各相关单位:

根据《医学部关于开展2025年秋季实验室安全检查的通知》的工作安排,对照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(2025)》,医学部各学院及附属单位于9月10日前完成自查自纠工作,并提交了各学院实验室安全检查自查报告。9月11-18日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联合保卫处邀请基础医学院、药学院、公共卫生学院、实验动物科学部、临床高等研究院及科研处的13位专家,对医学部校区、产业园区及新燕园校区的各实验室进行了安全检查。

本次检查发现有420项安全隐患,涉及267个房间或课题组,具体情况如下:

一、化学安全依然是本次检查发现最多隐患之一。

第一,危险化学废弃物管理不规范是实验室中普遍存在且反复出现的隐患,如无固定区域、无警示标识、废液桶无托盘、废液桶未张贴标签、危废无投放记录等。生活垃圾与医疗废弃物混放的现象依然存在。

第二,化学试剂存放及管理不符合规定要求,部分实验室易制毒、易制爆等管控试剂存放及台账记录不规范或未上锁、试剂瓶无标签或标签不规范、用于实验的饮用水未张贴试剂标签等问题,部分实验室的试剂架无挡板,有试剂叠放现象。

检查发现部分教学实验室内有存放较多过期试剂、易制毒易制爆试剂未上锁且台账不清,危废无固定存放区域等问题,望各实验室负责人尽快整改各项隐患,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培训,提高安全意识,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。

第三,实验气体管理依然存在隐患,主要表现为部分实验室气瓶未有效固定、气瓶附件不全(闲置气瓶无气瓶帽或气瓶帽使用不当)、无使用状态标识或状态标识未填写、部分实验室未安装氧气浓度报警器或报警器不能正常工作;部分实验室有未及时报废的废旧气瓶;部分液氮罐无低温警示标识。

二、部分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主要表现为烘箱、冰箱顶部及周边存放杂物、部分高温或高转速设备无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、无联系人,部分高压灭菌锅无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及作业人员证;部分冰箱比较老旧,需确认是否已达报废年限。

三、部分实验室用电不规范。主要表现为配电箱被遮挡、插线板未能有效固定、插线板有串联现象、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插座、未使用的吹风机没有断电或未固定直接置于实验台上等。

四、部分实验室环境不整洁,实验台台面脏乱,值日台账记录缺失或记录不及时,消防通道堵塞,部分实验室门可视窗被遮挡,部分实验室信息牌未及时更新,部分实验室有食物,实验人员未穿防护服等,解剖楼、国重楼、卫生楼、产业园13号楼、医工交叉楼部分实验室无房间号及实验室信息牌。

五、部分实验室存在生物安全隐患。主要表现为部分实验室违规饲养实验动物、环境脏乱,异味严重等。

六、抽查了部分实验室的安全档案资料,大多被抽查实验室的管理资料比较齐全;部分实验室无值日台账、无试剂管理台账。各学院对实验室的备用钥匙均进行了统一管理,希望进一步加强管理,明确放置位置及负责人,确保检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,可以随时打开实验室门。

本次检查结果详见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(简称“检查系统”,使用说明见附件),相关问题隐患整改需要通过检查系统完成。请各学院管理员、各实验室安全员登录检查系统,查阅安全隐患,于2025年9月26日10点前,完成整改并上传整改后的图片;后期,医学部将组织专家与学院一起对各实验室整改情况进行复查。
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由于检查时间及人员有限,本次检查未能对照教育部安全检查项目逐一检查,同时也存在实验室的细胞间未能进入的情况。建议实验室严格按照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(2025)》所列项目逐条逐项进行自查以排除隐患,确保实验室安全。

建议各二级单位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议,专题讨论整改方案,落实安全责任制,尤其加强实验室安全准入培训,危险化学品的日常使用、存储,生物样本的规范储存、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工作等要从学院、系级层面统筹考虑。各二级单位要将检查意见传达到每一位PI,督促实验室落实整改工作并严格审核整改情况,确保实验室安全检查、隐患整改工作形成闭环管理。对危险性较大的安全隐患,应当立即整改;对因条件所限短期难以解决的,应拿出整改方案,限期完成;对于学院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,应当及时上报医学部,统筹解决。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且不能及时整改的实验室及个人,根据《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实施细则(试行)》进行处罚。

附件:

1、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(2025)》

2、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学院管理员用户手册

3、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房间负责人用户手册

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

2025年9月19日

TOP